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 中国核电信息网  >  国内核讯  > “一堆一器”奠定中国原子能工业基础

“一堆一器”奠定中国原子能工业基础

来源: 三海一核 发布日期:2015-09-15

      “一堆一器”是我国首次建设的重大核设施,为中国的核科学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核工业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实验条件。
      1958年9月27日的早晨,天微微下着细雨。北京市西南远郊的房山县坨里地区的道路临时实行了交通管制,一辆接一辆的小轿车开进了一个红色建筑前的露天广场。这一天,素来宁静的大院变得热闹非凡。

      上午10时,在雷鸣般的掌声中,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劲夫宣布典礼开始,我国第一座实验性重水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正式移交生产。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验收委员会主任的聂荣臻在移交簿上签字验收后,语重心长地说,“我国发展原子能科学技术是用来造福人类而不是危害人类的。在今天的时代,原子武器并不是帝国主义所能独占和垄断得了的”。“一堆一器”的建成意义重大。正如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当时所说,这标志着原子能科学技术在我国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天虽遇阴雨,但是庆典仪式进行的十分隆重热烈。移交典礼后,由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还亲自剪彩。
      刹时间,这个地处北京西南远郊的基地沸腾起来,中外来宾及原子能所全所职工喜气洋洋,热烈庆祝“一堆一器”的建成。
      9月28日,《人民日报》以“大家来办原子能科学”为题刊发社论,邮电部也发行了纪念邮票。“只要有人,又有资源,什么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1952年,近代物理所的科学家们在制定核科研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提出了要建造“一堆一器”开展核科学研究的建议。当时中国的工业基础和技术水平,自主建造反应堆困难重重,向政治上歧视、经济上封锁中国的西方国家购买是不可能的,当时向社会主义老大哥苏联寻求帮助是唯一希望。1953年,钱三强率代表团访问苏联物理所时,曾经向法国居里实验室的同事询问苏联可否在建造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方面给予中国援助,对方用法语谨慎地回答,“这个恐怕需要最高领导来决定”。
      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主席主持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会议作出了发展中国核工业的战略决策。他说,“现在苏联对我们援助,我们一定要搞好。我们自己干,也一定能干好,我们只要有人,又有资源,什么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4月27日,中央派刘杰、钱三强、赵忠尧组成中国政府代表团与苏联政府签订了《关于为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利用原子能的协议》。《协议》规定,在苏联向我国出售一座7000千瓦的重水反应堆和直径1.2米的回旋加速器。根据中苏协定,反应堆和加速器工程的初步设计由苏方负责,中方负责为初步设计提供勘探资料和总平面草图,参加审查初步设计、编制设计任务书,并作施工图设计。
      1955年10月,钱三强、彭桓武等赴苏参加“一堆一器”的设计审查。1955年秋冬,钱三强率领39名科技人员到苏联考察学习设计运行和实验技术,这为我国原子能科学技术的发展储备了一批重量级人才。为了加强组织领导工作,中苏协定一签订,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便立刻做出决定,成立归国务院三办领导的,以刘伟为局长,钱三强、张献金、冯麟、罗启霖等为副局长的国家建设委员会建筑技术局,直接负责基地的建设和各类人员的选调工作。“一堆一器”是我国首次建设的重大核设施,选址成了首要问题。时任副总理的李富春指示,为了保密,要靠近山区,尽量少占用良田,如果交通不便,可以修铁路。刘杰、刘伟和钱三强等在京郊多处踏勘考察后,经中央同意,最后选定北京西南远郊房山坨里地区为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建设基地。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
      1956年5月26日,“一堆一器”及新科研基地开始正式兴建。这时正值我国经济恢复期,基础设施条件不足。基建办公室设在破庙里,工作人员住在工棚里,有的分散住在附近村子的老乡家。为早日建成新基地,他们夜以继日,艰苦奋战。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在建设过程中,聂荣臻副总理、彭真市长都曾亲临建设现场指导工作。
      根据聂荣臻副总理指示,决定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郑天翔挂帅,三机部副部长刘伟、建工部副部长杨春茂和工程设计、施工、生产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工地党委,统一领导指挥工程建设,及时协商解决施工中的各种问题。钱三强不会忘记彭德怀那双温厚的大手握住他说的话:“你们这些核专家盯住世界先进水平,尽管往前迈,我这个国防部长当好你们的后盾,当好你们的后勤”。
      1954年10月,彭德怀曾亲自给负责中苏合作谈判的李富春打电话:“要把建造那个反应堆的问题提请苏联帮助,宁可消减别的项目,这个堆一定要争取尽早建起来”。钱三强亲自抓反应堆和加速器的运行队伍的培训和配置,组织赴苏联实习回国的科技骨干和来华苏联专家培训国内第一批运行人员,值班主任由有经验的高级工程师担任,操作员由学工程和学物理的新大学生组成。彭桓武不仅担任讲课还与黄祖洽等作为理论物理师参加临界实验。朱光亚同苏联专家一道参加反应堆计量监测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带领反应堆物理启动小组对重水反应堆进行了一系列物理参数测量。
      1958年6月10日,我国第一台回旋加速器第一次得到了质子束并且打到靶上;6月13日18点40分,我国第一座重水反应堆首次达到临界。6月14日,当时的二机部党组向聂荣臻副总理、周恩来总理并报毛主席、党中央,发出《关于原子能研究中心几件喜讯的报告》。
      10月5日上午,毛泽东来到中国自然科学跃进成果展览会,在重水反应堆模型前详细询问了基地建设情况。他一边听讲解员的讲解,还不时向身旁的郭沫若、吴有训等人询问有关情况,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参观结束时,毛泽东对大家说,“你们今日展出的科研成果很好,你们科学工作者,一定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以“一堆一器”为主要设备的综合性研究基地,是中国原子能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基础和先行,原子能所在我国核工业建设和发展中,起到了“老母鸡”的作用,是我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发祥地。
      “一堆一器”的建成,为中国的核科学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开辟了一大批新的学科,也为核工业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实验条件。从基础研究,到“两弹一艇”技术攻关,再到和平利用原子能,为中国核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