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中国核电信息网  >  专家点评  > 江 毅:抓住核电发展良好战略机遇期合力推动我国核电事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江 毅:抓住核电发展良好战略机遇期合力推动我国核电事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发布日期:2023-06-13

抓住核电发展良好战略机遇期合力推动我国核电事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江  毅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自 2020 年 9 月首次提出这一战略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碳达峰碳中和作出重要论述,并做出了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战略部署,全面推进落实。能源系统的碳减排对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起着决定性作用。核电能量密度大, 温室气体近零排放,将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发挥积极作用。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为我国核电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当前,我国正处于探索碳达峰碳中和实现路径的关键时期。在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核能在多领域实现广泛应用,迎来了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


一、我国核能事业已具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我国核电于 20 世纪 70 年代起步,经过数十年连续不间断地建设、运营,形成了完整的核电基础研究、研发设计、装备制造、工程建设、运行维护和核燃料前后端保障能力、核安全监管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及专业人才队伍,成为全球少数几个拥有完整核工业体系的国家。特别是 2008 年,党中央、国务院决策设立大型先进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核电重大专项,对促进我国核工业体系进一步完善、全产业链能力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发挥了明显作用。


我国已率先实现由二代向三代核电技术的跨越,跻身世界核电大国行列。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关心指导和帮助支持下,核电行业坚持自主创新和安全高效发展,取得一系列成果。研发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和一号”“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和具备第四代技术特征的高温气冷堆技术;三代非能动自主化依托项目全球首堆AP1000 及 EPR 机组相继在我国建成投产;“华龙一号”全球已有 4 台机组建成投运,“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建设有序推进,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并网发电,多用途小、微堆研发取得积极进展,新一代核能系统研发与美、俄、欧洲同步推进。我国完全实现了设计自主化,全面掌握了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屏蔽主泵、保护控制系统、堆芯仪表和核级焊材、核级密封件等关键设备、材料制造技术,部分领域填补了国内空白,具备了每年 8 ~ 10 台 / 套核电主设备制造能力和同时建造 20 台以上核电机组的工程施工能力,综合国产化率已达 88%。建立了完整的核燃料循环产业链,生产与供应能力可以满足核电发展的需要。核电“走出去”取得重要成果。具备了高质量发展和向“核电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我国核电始终保持高水平安全运行业绩,总体水平居世界先进行列。我国建立了完善的核安全监管、核应急体系,全行业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核电建设、运行保持了较好的安全业绩。截至目前,我国商运核电机组53台,总装机容量5438 万千瓦,居全球第三;核准及在建核电机组 27 台,总装机约2981万千瓦,居全球第一;2021年,核能发电装机占比约 2.2%,发电量占比约5%。自 1991 年我国大陆秦山核电厂并网发电以来,核能发电量已累计超过 3 万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 24 亿吨,为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核电运行 30 年以来,从未发生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2 级及以上运行事件,位居国际先进行列。


核燃料供应及核废料处置处理能力不断增强。我国已建立起完整自主的核燃料循环产业链,能够支撑核电中长期发展。我国高度重视和加强铀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国内开采、海外开发、国际贸易、战略储备“四位一体”铀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国内铀矿地质工作能力不断提高,找矿成果显著。“十三五”以来,为适应核能发展形势和需求,核燃料加工产业在提升自主创新的同时,进一步巩固产业能力,自主化和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积极推进乏燃料运输、贮存、后处理以及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能力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实现了乏燃料及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促进了核能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迎来建设核电强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发展核能将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施发挥积极作用。2020 年 9 月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第 75 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联合国气候雄心峰会、中央财经委第九次会议上,擘画了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和实施路径。力争 2030 年前达峰、2035 年稳中有降和 2060 年碳中和是三个关键阶段。当前,我国能源结构中非化石能源占比 16.6%。据有关机构测算,在碳达峰碳中和情景条件下,2030 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比将达到 25% 以上,2060 年有望达到 80%,增量部分将以清洁低碳能源为主,消费侧电气化水平也将逐步提高。核电能量密度大,温室气体近零排放,将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发挥积极作用。国家已明确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体现了鲜明的政策导向,行业前景预期良好。


发展核能将为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发挥积极作用。我国能源产业表现为“供应偏煤、结构偏重、效率偏低”,煤炭占比高且远离负荷中心,形成了大规模、远距离的北煤南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的格局。2020 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 49.8亿吨标准煤,其中化石能源占比 84.1%,煤炭占比 56.8%,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超过了 70% 和 40%,能源安全面临较大压力,结构转型需求迫切。中东部负荷中心地区能源自给率低,近两年来,部分省份能源供应保障经历了严峻挑战。核电是目前唯一可大规模替代煤电的基荷电源,“国和一号”已具备负荷跟踪能力,可靠近负荷中心布置,也与风、光等新能源大基地协调互补耦合发展,将促进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高电网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有关机构预测,2025 年、2035 年我国电源装机将分别达到 30 亿千瓦和 40亿千瓦。2025 年,在运、在建核电机组规模将分别达到 7 000 万千瓦和 4000 万千瓦;2035 年,在运和在建核电装机规模将达到 2 亿千瓦左右,发电量约占全国发电量的 10%。未来 15 年仍是我国核电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安全性、经济性的提升,大型核电机组综合利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也将在供电、供热、供汽、工业制氢、海水淡化等多个应用领域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核能将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发挥新的、更大的作用。发展核能将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发挥积极作用。核电产业链长、辐射面广、技术密集、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大,我国已形成较高水平的核电产业能力,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助力形成高质量良性发展的“双循环”体系。“十四五” 时期,我国将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有望按照每年 6 ~ 8 台的建设规模和节奏推进,更宽范围的核医疗、辐照改性等核技术应用行业显露出勃勃生机,将带动关键设备、材料、基础元器件、软件等国产化研制,促进创新能力提升,同时带动国内装备制造业、建筑安装行业发展,稳定核电产业链能力,形成国内良性循环的发展局面。国内良性循环将促进核能产业更高质量的发展,提升我国核电技术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核电“走出去”也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形成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三、合力推动我国核能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一些新问题也要引起足够重视。一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发展不确定性增加。二是行业基础研究、原始创新能力需进一步加强。三是确保安全是核电发展的生命线。核电行业要凝聚共识、加强合作,齐心协力提升行业管理能力,确保我国核电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一是继续夯实核电安全的基础。安全是核能发展的生命线,确保核电安全万无一失是支撑我国核电不断发展的基础。要树立底线思维,认真贯彻《核安全法》, 坚决贯彻“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方针,切实加强核安全文化建设,严格落实“两个零容忍”,持续提升在运、在建核电机组安全水平。要实施严格监管,确保绝对安全,要进一步完善经验反馈机制,促进先进管理经验与良好实践的分享与推广。以良好的安全业绩,树立强化全社会核电发展信心,支撑“积极有序发展核电”局面形成,形成稳定的建设节奏和合理的建设规模,获得良好的安全、经济效益。


二是加强核能领域创新和基础能力建设。创新是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全行业要持续加大科研攻关力度,逐一解决影响我国核能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占领核能技术发展、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大力开展核能调峰、综合利用、核能 + 新能源耦合开发利用研究,提供电、热、水、氢等多种能源供应。


三是推进数字化等新技术应用。积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核能全产业链的应用,推动核能与人工智能、大数据、5G、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推动核电数字化转型及智能化升级,建设数字核电、智慧核电,促进核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四是持续做好核能公众沟通工作。广泛动员行业力量,发出行业声音。创新工作形式,开发系列标准化科普文创产品,推动核能知识常态化进学校、进课堂、进社区。开展全媒体、多维度合作,扩大行业影响力,树立行业良好形象。


(本文刊载结束)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 意见反馈 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