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 中国核电信息网  >  国内核讯  > 5G 时代的核电沟通:我们的创新和超越

5G 时代的核电沟通:我们的创新和超越

来源: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发布日期:2021-12-08

《中国核能行业智库丛书(第四卷)》已完成出版发行,这是一本发产业先声的智慧文萃,是行业专家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深度对产业前途命运进行思考的思想文库。即日起,协会微信公众号将精选大部分文章与广大读者共享。今天推出的文章是《5G 时代的核电沟通:我们的创新和超越》


董关鹏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


《5G 时代的核电沟通:我们的创新和超越》


文章摘要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将我们带入了 5G 的时代,5G在为我们带来速度更快、时延更低的网络的同时,也为我国核电领域的公众沟通带来新的挑战。而应对这些挑战,需要我们在"势""道""术"三个层面做好准备。总体来讲,要拥抱新技术、传播新理念、路径多元化,以开放的态度携手各方,做好 5G 时代的核电沟通。


自 2020 年 6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 5G 商用牌照以来,我国 5G 事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基站数量不断增加、覆盖范围不断扩展,应用软件陆续开发。在可以预计的未来,5G 的大规模应用将成为现实。5G 在为我们带来速度更快、时延更低的网络的同时,也为我国的新闻舆论工作,特别是核电领域的公众沟通带来新的挑战。而应对这些挑战,需要我们在“势”“道”“术”三个层面做好准备。


1、5G 时代核电沟通之“势”


所谓“势”是我们做好 5G 时代核电公众沟通所面临的技术环境、媒介态势和舆论环境。


1.1技术环境不仅是“变快”


在技术环境方面,5G 的到来是互联网的又一次大提速,它不仅仅是速度与效率的新高峰,也让谣言的传播速度与工作效率提升 10 ~ 50 倍,让我们所传播的内容从议程变社会共识的路上障碍更多、变数更大。5G 的本质不是简单的速度数字的增大,超宽宽带和超低时延要求内外舆论引导更加敏捷而迅速;5G 的本质是创新,高速舆情、百变舆论,要求内外舆论引导更加智慧而专业。5G 全媒体时代的 4 个原因,让核电“传播”更重要,那就是:更高的社会舆论成本不可拒付、频繁的社会舆论风险不可低估、升级的舆论引导战略不可缺失、创新的舆论引导实践不可滞后。正可谓是“老办法不灵”“没办法不行”“蛮办法不通”“新办法才成”。


1.2媒介环境进入“全媒体”时代


在媒介环境方面,5G 时代是全媒体的时代。2019 年 1 月 25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报社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这是我们核电沟通所面临的大趋势。在这样的大趋势下,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是我们核电议题公众沟通和舆论引导理论与实践所必须关注的。


5G 全媒体时代核电公众沟通应关注媒介环境的 4 个新特点,“更快速、更善变、更多元、更视频”。详细解说就是“高速舆情”“百变舆论”的两个新特 点,让舆论场可谓“众声喧哗”;而“海量信息”和“视频第一”这两个特点, 则让舆论生态变得“众说纷纭”。因此,5G 全媒体时代核电沟通与传播也要确立两个目标,也就是“众声喧哗中,让我们的声音最响亮”“众说纷纭中,让我们的信息最可信”。5G 全媒体时代核电传播的两个关键,就是既要“说好”,也要“做好”。


1.3舆论环境出现“三大变化”


2020—2021 年,我国的传播工作整体所面临的舆论环境有三大变化,第一大变化就是 5G 的发展,它大大加速了信息传播的速度;第二大变化就是疫情,疫情进一步改变了人们接收信息的渠道和方式;第三大变化就是西方政客的抹黑和攻 击,他们为了转移国内民众对自己国家治理失败的注意力,将责任“甩锅”到中国身上,有人甚至认为现在已经进入了“新冷战”的时代。因此,“中国”和“中国 核电”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是新闻富矿。中国核电天生带流量,自动有关注,可谓是“燃点低”“触点多”,我们自己是“树欲静”,但是外界环境却是“风不止”。而且,当中国核电这一话题的特殊性和 5G 带来的传播速度相结合,对我们沟通和舆论工作的挑战将更为严峻。如果我们要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那么,高频 率、高水平的对内对外有效传播是必须的。


5G 是一条崭新的超级高速公路,游戏规则、赛道排位都在改变。如果密封不好、制动不强、车轮不牢、车技不精,就不能上路。其实,它更是瑕疵放大器、淘汰加速器。这是一场“邀请赛”,我们无法拒绝,且必须获胜。获胜的关键是要回应关切,要在关键节点扩大共识。我们相信,只有提前出发,才能收获未来;只有精细谋划,才能获得共识;只有回应关切,才能团结人心。


2、5G 时代核电沟通之“道”


所谓的“道”是我们核电传播应坚持的原则和理念,和 5G 时代核电沟通工作应把握的规律。


2.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以人民为中心就意味着,人民决定工作方向,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评判工作成绩,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人民决定政党前途,在服务人民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


要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就意味着核电传播规律与规则都需要改变,我们不能“不做不说、瞒天过海”,还不能“只做不说、行胜于言”,也不能“先做后说,后发制人”,而是要“边做边说,主动创新”,甚至在一些需要的时候还得先说后做,在暂时的质疑声中保持定力和自信。


后疫情时代核电传播工作必须充分学习抗疫精神、抗疫经验,也就是:公开透明是刚性制度、及时回应成日常习惯、注重细节是基本要求、智慧沟通需全面覆盖。在疫情期间,全媒体舆论引导一直在为湖北保卫战关键阶段保驾护航。国新办把发布会开到了武汉,带去对湖北和武汉人民的支持与陪伴。一切关于透明公开的努力就是为了让人民放心、安心、始终充满信心。沟通在疫情期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沟通好医生和患者,医患互信,才有健康;沟通好科学家与大众,科普互信,才有进步;沟通好干部与群众,干群互信,才有力量。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重要启发是,专业人士和普通民众之间始终存在着“知识沟和事实沟”,我们必须努力并尽快促成“知识变成常识”“事实变成共识”。疫情期间,我们始终坚持“再难也要开好发布会”“再累也要开好发布会”,守住与人民每天的约定。新闻发布既要发布信息,也要提振信心;既要解读政策,更要普及知识。


2.2把握 5 大新规律


5G 时代的舆论发展呈现出 5 个新规律,但是把握这些新规律需要尊重 3 大前提:一是做得好是引导好的基础。传播不能根除隐患、不能掩盖过错。二是预防胜于治疗。舆论问题也要“早发现、早预警、早治疗”。三是全程坚持“时、度、效” 原则。这就意味着要把握时机和节奏,把握力度和分寸,还要把握效果和实效。


而这 5 个新规律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移动互联平台优先规律。这一规律也叫“双微科普论”“压力提前释放论”。这一规律的内容是,当出现舆情事件时:“两微(多微)急先锋”,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要尽快最先发声;“一网(APP)做总汇”,相关机构的官网或者官方 APP 要将所有的传播内容进行汇总;“重点突破靠专访”,遇到重点的、复杂的问题,可以通过邀请媒体进行专访的形式进行传播;“大会发布谨慎来”,大型的新闻发布会是最为正式、严肃的传播方式,但是在召开之前,要做好前面三个步骤,让媒体和公众先了解一定的基础知识。


(2)海量信息时代的定力、耐力、毅力规律。这一规律也叫“酸碱中和论”“效果马拉松论”。这一规律告诉我们,信息发布的数量和质量一样重要,重要的内容要在多平台反复发布,发布效果不在一时一次一场而定,要能够在质疑声中坚持说正确的话。不能看到短时间内有大量的谣言就想着删帖,而要用正确消息的“碱” 去中和谣言的“酸”。只有海量的信息,坚持不懈地进行传播,才能保证传播效果。


(3)移动互联时代专属创新话语与修辞规律。这一规律也叫“文风的革新论”。这一规律告诉我们,我们在公众传播和舆论引导中,要改变话语和修辞。话语要简洁,一次只说一件事;要转变文风,文字要保持小学六年级能读懂的水平;标题要精心选择,要注重传播效果;还需要管理受众的注意力曲线,要审时度势,根据不同的时机采用不同的方式和内容。


(4)24 小时舆论非理性规律。这一规律也叫“态度优先论”。这一规律告诉我们,一个事件发生 24 小时之内,舆论都是非理性的。但是当时非理性,并非长期不理性。所以在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和沟通当中,先要态度及格,才有后续对话。没有态度及格,理性会全军覆没。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中,“情—理—法”的顺序好于“法—理—情”的顺序。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要坚持“碎片化”,第一时间舆论引导要有 3 要素(FAT),也就是“事实(Fact)”“态度(Attitude)”和“措施(Task)”,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态度。态度表达有 3 种形式,也就是“道歉(Apology)”+“关切(Concern)”+“问责(Accountability)”。真诚而及时的关切是“非理性批评”和“无底线谩骂”的最好终结者。


(5)碎片 + 滚动的引导规律。这一规律也叫“新挤牙膏”理论。这一规律的意思是,不要等到有终极结论才启动引导,而要第一时间就发声。我们要争夺第一时间的“优先定义权”。在第一次发声之后,要根据相关调查结论的一点点出炉, 不停地进行滚动的、持续的发布。叫“新”“挤牙膏”理论,就意味着我们碎片化、滚动式的发布不是在公众舆论的压力之下,被动地被“挤”,而是要主动地进行。要让公众因您的阶段性分享而愿陪,伴你等待科学且客观的终极结论。


3、5G 时代核电沟通之“术”


上文探讨了很多 5G 时代的各种变化,但是要做好具体的新闻传播和舆论引导工作,则要寻找具体的抓手,也就是要寻找到各种“变化”中的“不变”。我们认为,核电传播有 3 个“不变”:


(1)内容为王,优质内容更加稀有而珍贵;


(2)体验至上,贴心体验更加必要且关键;


(3)创新第一,持续创新更加迫切并紧要。


而具体的舆论引导,则要围绕这三个“不变”,从以下 5 个层面入手。


3.1内容为核心


我们真的有话要说,“料”要足“量”要大,质量必须达到最高水平。内容为王,亘古不变。不管技术怎么演进,应用怎么升级,平台怎么更新,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都不能失掉“内容”这个根本。内容团队是镇店之宝、内容骨干是战略力量。好形式、好渠道是加速器,而只有好内容、新内容、精内容才是压舱石。


内容就是“口径”,它是舆论引导的子弹,是“以事实为依据的”“提前准备的”“言简意赅的”“精心措辞的”“反复推敲的”“通俗易懂的”“各方共识的”“上级授权的”正确之表述。而口径的生产需要 4 步工作法:第一步,业务部门起草, 务求准确;第二步,法务专家修改,务求合法;第三步,传播专家润色,务求易懂;第四步,领导签发,务求授权。这是口径生成的必备流程,缺一不可。这些口径中要包含时间轴、逻辑塔和证据链,只有这样才能从内容上决胜。


3.2说话有技术


有话还需好好说、认真说,如何说话不是文科,是工科,需要以“工匠精神”进行细致和精妙的设计。其目标,就是要把有意思的、重要的主题做成有意思的媒体产品,让我们说出去的话,大家喜欢看、主动转、真心赞,否则传播效果要大打折扣。


3.3渠道要丰富


人民在哪里,我们就去哪里。丰富的渠道就是要在传播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人民在哪里,我们就去哪 里。因此要更多地利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渠道进行传播,而不是固守自己已经 熟悉的渠道。我们原来已经熟悉的渠道依然重要,但是新的渠道也要不断拓展。在全媒体时代,新闻的发布和传播要根据不同的渠道和平台进行调整。根据平台的不同,“移动式”现场发布、“碎片化”发布、“滚动式”发布、“确认式”发布、 “交互式”发布、“辟谣式”发布都是可采用的形式。


3.4团队有力量


我们必须通过集体的力量,通力合作、集思广益,才能成功。而 5G 全媒体时代核电传播和舆论沟通工作者,要具备 6 项重要能力:


(1)采集力:舆情收集、信息采集、线索征集。在信息极大丰富的 5G 时代,在舆情事件刚刚出现苗头的时候,就可以敏感地发现舆情线索、收集信息,这是舆论工作的前提。


(2)判断力:科学分析、客观判断、长远考虑。在信息收集到之后,还需要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这需要我们摒弃自身的偏见和利益,以科学的方法、客观的态度进行分析,并且站在长远的角度进行考虑,不能得过且过。


(3)发布力:整合形式、创新方法、智慧措辞。信息的发布与传播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形式,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创新方法,要能用智慧不断调整措辞,而最终的目的,都是提升发布效果。


(4)亲和力:换位思考、感同身受、相时而动。核领域是一个十分专业的领域, 公众对于很多我们专业人员看来是常识性的东西都不了解。面对这种“知识沟”,我们要换位思考、感同身受,根据时间的不同,细致、耐心地解释问题,站在公众的角度上发布信息、回应舆情。


(5)公信力:反应快速、精确表述、实时互动。新闻工作要追求公信力,对于各种舆情事件要快速反应,发布内容的表述要精确。对于新出现的舆情和疑问,要实时互动,实时回应。这样才能增强公信力。


(6)技术驱动力:阵地全面、功能强大、引领潮流。5G 时代是媒介形式、媒介科技不断变化的时代,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不同的平台和渠道,发挥 5G 科技为我们带来的强大工具,始终站在科技发展和舆论工作的最前沿。


3.5“备战”要提前


要充分准备、未雨绸缪,提前为可能的舆情做好准备。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 要做实战演练。现在实战演练已经成为新闻工作的标配,不仅是公司、企业新闻工作的负责人要进行实战演练,连高级政府公务员、知名企业的第一负责人,都十分重视实战演练。即使是再雄辩的人,当坐在新闻发布台上,面对无数的镜头、话筒和聚光灯,也很有可能无法清晰、准确、连贯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而且日常的备战和演练,不仅仅是对个人的演练,更是对于整体新闻发布工作的演练,从信息的收集、口径的撰写、信息的发布和最终效果评估,都需要备战。备战的意义在于,要把错误犯在演练时,而不是犯到舆论引导的战场上。(本文刊载结束)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