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中国核电信息网  >  后端处理  > 加快核燃料处理厂建设!中国:核电之王

加快核燃料处理厂建设!中国:核电之王

来源:中国核电信息网 发布日期:2015-08-17

      煤炭烧完以后基本成为煤渣,但核电站的核燃料组件燃烧完后,却不能被称为“核”渣,更不能像煤渣那样随意处理。“很多人将燃烧后的核燃料称为核垃圾或核废料,这都为错误的叫法,乏燃料才是其正确的称呼”,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下称四〇四公司)的总工程师王健表示。

      这个以数字命名的公司一直带有一种神秘的色彩。四〇四公司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祁连山下的茫茫大戈壁滩中,对于其具体位置,外界鲜有人知晓。中国唯一的动力堆乏燃料元件后处理中间试验厂就建于此。

      在建设之初,这里荒无人烟,气候条件恶劣,甚至没有一棵树。如今,这里是中国最重要的核工业生产和后处理基地。2010年12月底,中核四〇四中试工程,作为中国第一座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中间试验工厂热调试成功,实现了中国核燃料闭式循环的目标,也标志着中国掌握了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技术。

      乏燃料又称辐照核燃料,指的是在反应堆内燃烧过的核燃料,经过一定的时间从反应堆内卸出。核燃料元件在经过裂变反应发电后,大约仍有95%的铀没有被燃烧,同时,经过反应后,又产生一些新的核素,比如有1%的钚和4%的其他核素。

      这些剩余的资源可再制成新的核燃料元件,因此需要将乏燃料进行后处理,提取出可利用的原料,进行循环利用,从而提高铀资源的利用率。而另一方面,因乏燃料具有一定辐射性,所以在整个核燃料循环体系中,乏燃料的后处理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

      对于乏燃料的处理方式,国际上基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将乏燃料冷却、包装后作为废物送入深地质层处置或长期贮存,如美国、加拿大等国采用此方式。

      另外一种是闭式核燃料循环后处理,即将乏燃料送入后处理厂,将所含的96%有用物质进行分离、回收再利用,之后将废物固化后进行深地质层处置或进行分离嬗变。

      中国采用的闭式燃料循环后处理战略。同时采用该方式的还有法国、日本、俄罗斯、印度等国。

      一台百万千万核电机组一年产生的乏燃料约20吨。根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底,中国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机组共25台,总装机超过了23GW。按此测算,中国已经产生了较大规模的乏燃料。

      到2020年,中国如能实现58GW的核电装机目标,中国核电厂每年产生的乏燃料将超过1000吨。因此,中国的乏燃料后处理是中国未来核电行业中,一项重要且需急待推进发展的产业。

      一般而言,各个核电厂都建有乏燃料贮存水池,自身反应堆卸出的乏燃料会暂时储存在这一水池中。由于核电站自备的贮存水池容量有限,需要将乏燃料进行专业运输,送到后处理厂。王健介绍称,乏燃料的后处理需要经过接受与贮存、剪切与溶解、去污、分离、纯化回收等步骤。

      在四〇四公司后处理中间试验工厂的乏燃料储存厂房内,界面新闻记者看到,乏燃料被装在专门的搁架里,置于深达十几米的蓝色水池中,等待进行下一步的处理。池中的水则为普通的去离子水,是隔离辐射的天然材料。

      作为核电老牌大国的法国,其商业核电站的乏燃料后处理及再循环产业走在世界的前列,规模最大、工艺最成熟、技术也最先进。

      法国目前的乏燃料后处理能力为1600吨/年,建有两个年处理能力为800吨的处理厂。英国的乏燃料能力位于第二,处理能力为1200吨/年,其次是日本,处理能力为800吨/年。

      中国的乏燃料后处理产业还处于前期发展阶段。2012年,中核集团发布了“龙腾2020”科技创新计划,首批入选的项目,包括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200吨大型商用乏燃料后处理示范工程。按照“龙腾2020”计划,这些示范工程和项目均将于2020年前完成或开工建设。

      另外一个商用后处理大厂也已在筹备中。2013年4月,中核集团与法国阿海珐公司签署了中国大型商业后处理-再循环工厂项目合作意向书,将采用国际先进乏燃料后处理-再循环的技术进行建设,提高铀资源利用率、减少核废物量。该工厂计划建成具备年800吨的乏燃料后处理能力。

      根据《中国核工业》杂志的消息,目前中法双方谈判的合同,技术附件已经完成,该项目进度预计2029年完成后处理设施热试验,2030年正式投入运行。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 意见反馈 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