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中国核电信息网  >  国内核讯  > 关于我国核电的合理可行发展

关于我国核电的合理可行发展

来源:中国核电信息网 发布日期:2010-10-26

张禄庆

1 引言

      核电是一种安全、清洁和高效的能源。与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源等新能源相比,核能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提供长期、稳定的能源供应的同时,极少排放二氧化碳温室气体,不产生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以及粉尘。故而核能因其独特的优势,成为目前我国保障能源供应安全、调整电力结构最具现实意义的替代能源。

      根据党中央“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的方针,国务院于2007年10月首次正式颁布了我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争取到2020年,投运核电装机容量从目前的906.8万千瓦达到4000万千瓦,15年翻两番。同时还将有在建核电容量1800万千瓦左右。目前我国大陆已投运核电机组12台,装机容量已突破1000万千瓦。国家能源局已核准了12个核电项目,34台机组,总装机容量3692万千瓦,其中已开工建设25台,其余的也会在2020年以前完工。此外还有近20台机组获准开展前期工作。在全世界在建的近60台核电机组中,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在建核电规模最大的国家。

      《规划》颁布以来,在全国掀起了一股核电建设热潮。我国装备制造产业连续三年三级跳,2008年已跃居世界第一大国(从产值算),更助推了近两年来业界内外有关于调整《规划》目标的讨论。笔者始终认为,制定时间跨度长达15年的中长期规划,是一件十分严肃、审慎的大事。制定核电发展规划的目的和科学依据,已在《规划》中讲得清清楚楚,那就是:“根据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优化电源结构的需要,统筹考虑我国技术力量、建设周期、设备制造与自主化、核燃料供应等条件”制定规划。即便确实需要调整,也应该针对具体变化了的国情进行冷静理性的分析后,再制定出新的核电发展目标。以下就从设备国产化、天然铀资源和核电厂专业人才队伍三个方面探讨一下我国核电的合理可行的发展。

2 飞速扩张的核电设备产能更加需要技术创新的支撑

      《规划》颁布之时,对我国核电设备制造能力的评估是:“基本具备国内加工、制造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的大部分核岛设备和常规岛主设备的条件”。《规划》要求:“‘十一五’期间要形成不低于每年200万千瓦的核电成套设备生产能力,2010年以后形成每年400万千瓦的生产能力”。

      《规划》的颁布对于正发愁快要找饭吃的机电行业如同久旱逢甘霖,再加上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巨资投入,生产规模急剧扩张。根据权威的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总工程师隋永滨接受记者采访说,以哈电、上电和东电三大集团为主的核电设备制造总产能现在已远远超过《规划》2020年的期望值,2011年就将达到10-12套百万千瓦核电机组设备的产能。可以预计,2020年的产能将更为可观。尽管由于尚未在建设项目中普及使用,生产质量和工艺的稳定还需要有一短时间,还需要用户的经验反馈,未来的市场到底有多大也难以预测,但这利好消息已足以产生让人无限遐想的空间。笔者认为,产能的飞速增长当然很好,但更值得重视的是那占总量约为20%的国内还不能生产的关键设备、部件和材料等。它们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成为我国核电发展的限速因素或称“瓶颈”。常被称为反应堆“心脏”的主泵即为一例。目前我国国内尚不能自主设计,所有的主泵全部靠外购。装备自主化、国产化跟不上,设备就得拿到国外去做。有时受国际上外交关系的制约,关键时刻想买也买不来。即使能卖给你,价钱就得听人家要了,还要受其供货能力的限制。我国的核电发展主动权不掌握在自己手里,就抓不住发展机遇。

3 铀资源供应能力

      铀资源的供应安全,对于我国大力发展核电,保障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维护国防和国家经济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进行足够的铀战略储备。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我们不仅要考虑当前,还要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用;不仅要考虑正常情况下的经济资源供应,还要考虑战争或国家安全利益受到威胁条件下的战略资源的供应。

      全世界投运的430多座核电反应堆,运行一年需消耗约65500 吨天然铀。而2008年全世界铀矿山一共供应了43760吨天然铀。来自世界核学会的统计, 2009年美、法、日、俄、韩和德6个国家核电厂耗铀总计达48203吨铀。这就是说, 2008年全球铀矿山的总产量还不够这6国之用。铀矿开采仅提供了全球近70%的核电燃料需求。剩余的核燃料需由各国的天然铀库存,以及从核武器弹头上拆卸下来的高浓铀稀释后用于核电。但俄美之间的这种交易将于2013年终止。资料表明,全球铀矿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几个国家和地区。西方核电国家在其核电发展初期就想方设法控制住了大部分铀矿资源。

      据国家商务部网站 2007年6月18日引用资源网一篇论述开发海外铀资源战略的文章说,核电装机容量4000万千瓦时,每年将需要天然铀7000吨。如果核发电能力提高到2亿千瓦,每年将需要天然铀35000吨。该值与两院院士、核燃料专家们的估算值基本相符。那就是说,《规划》实现后的2025年,我国仅核电每年就需要天然铀1万吨出头,全寿期总共需要天然铀逾60万吨。对于我国国内铀资源的储藏量,国内存在几乎相左的不同看法,差距很大。媒体曾报道国家能源局领导说,我国将来88%的铀资源要靠进口。笔者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从能源保障应保守偏安全的角度,对国内铀资源宁可保守低估一些为好。作为一种战略物资,铀矿产品在许多国家受到严格的出口管制。获取国外铀矿资源的途径可能在一些国家会受到限制。对于像铀矿这样的战略资源,你即使有钱,人家也不一定肯卖。尤其是建成一大批核电厂后,一旦发生供应中断,将对国家能源供应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4 核电技术力量现状分析

      我国核电的大发展需要大量与核电有关的专业人才。由于我国核电起步晚、规模小,凸显出现有专业人才不足,稀释现象十分严重,特别是设计、工程建设、运营管理等各方面的有实际经验的人才奇缺。例如,一台核电机组的安装过程中大约需要300名焊工。焊工的劳动强度大,劳动成本及其管理成本相应也较高,培训一个焊工取得一项焊接资格,就需要约2万元培训费。所以有资质的焊工成了抢手货。业内人士最为担心投运核电厂的运行安全,这是核电人才稀释最为严重之处。统计数据显示,核电厂运行事件中75%左右属人因事件。国家核安全监管机构对核电厂反应堆操纵人员申领执照有十分严格的要求,不可能从大学毕业生一蹴而就。一座核电厂能否安全经济地运行,不仅取决于设计、建造质量,更重要的是建成后的运行管理、操作人员的运行素质与水平。这是核电业主在电厂寿期内不可须臾忽视的安全文化建设。国际核电界广泛流传着一句话:“An accident in anywhere is the accident in everywhere.”意思是“一处出事故,到处都遭殃”。安全第一、安全一票否决的意识不仅要在核电业主、核安全监管机构,而且要在政府主管部门领导的脑海中深深扎根,警钟长鸣。

5、两种不同的决策思路

      关于最受人们关注的我国核电的发展规模及其在总电力装机中的份额,笔者认为,应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对上述几个影响核电发展的重要因素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分析研究后,再确定核电装机容量的发展规模。那么这个规模应该多少为宜,可以套用一句话:“合理可行尽量高”。实际上它与核行业处理人员与环境受辐照问题时“合理可行尽量低”的原则在思路上完全一致,即要合理可行,从而使中国核电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实现又好又快,安全发展。这是一种正确的决策思路。至于核电占电力总装机的比例无足轻重,有多高就算多高。今年9月,中广核集团一台新百万千瓦机组投运,我国核电装机超过1千万千瓦,有关方面宣布我国核电装机位居世界第9。对前面的11台核电机组容量已达906.8万千瓦,则称我国核电装机比例世界倒数第一。诸君可见,这比例有什么实际价值?

      另一种算法是,先拍出一个“好看”的比例,再去用预期总装机容量来反推出设想的核电装机容量目标。理由倒也挺冠冕堂皇,诸如什么在30多个有核电国家里排名靠后丢份之类。实际上,百分之四、五的比例只能与印度争倒数第三名,而核电装机容量早进前三了。我国人均GDP世界排名100名开外,可这次金融危机中谁敢小瞧中国的经济实力?关键不仅在于核电装机数量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有真正能出口的自主核电机型。这样才能被称为核电强国。

      “先定装机,后定比例”与“先定比例,后定装机”,似乎是顺序的调换,实质上反映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建国后的历史教训足够深刻地证明:科学发展是硬道理,硬发展不是道理。时代不同了,那种“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唯心主义思维方式早该扔到历史垃圾堆里去了。

(本文作者独家授权中国核电信息网发表,转载请与本网联系。)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 意见反馈 向网站管理员反映。